第220节(第3页)
作者:安化军
推荐阅读:MC:反向夺舍后我成方块人了、呆萌财迷少女的逆袭之路、宋惜惜战北望六月、先生的小憨妹、炮灰十世的苦命、我是小道士、不放手不还手、霓鸾、快穿之大佬竟是我自己、桃花马上请长缨、绝世村妇、诸天万界之仙魔至尊、我在万界锄大地、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、人间一隅、红妆知县、清冷天师找了个阳气旺盛的助理、都离婚了,你癌症晚期关我什么事、江明月的七日冒险、入梦即醒、
一秒记住【元宝小说网 https://www.ybxs.net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杨畋道:“我省得,提举只管安心。
只要那厮敢仗着兵多,与我作战,我必拖住他。
蛮人哪里有什么像样的军器?一向又无纪律,碰上我们的军队,哪怕没有火炮,只靠火枪兵都能战而胜之。
我听说那厮久攻广州城不下,转头向北,攻略州县,还带着女子随行,一路作乐,哪里有个能打的样子!”
杜中宵点头:“钤辖与蛮人作战多次,一切知之甚详,我就不罗嗦了。
再三叮咛,最关键的不是去打几场胜仗,而要以拖住侬智高主力在广东为目的,等到我们大军支援。”
杨畋点头:“明白。
只要侬智高不过梧州,提举后续带大兵到来就打得上,我记得了。”
梧州是郁江的重要节点,一过那里,就进入广西路,从地理上应该以桂州和邕州为中心了。
在广东的军队难以得到支持,交通也不便利,大仗只能留给狄青了。
郁江就是珠江的西江,此时依河段,分成左右江、郁江、浔江和西江几段,连通广南东西路。
侬智高攻破横山寨,很快就破邕州,一两个月就兵临广州,就靠着这条水路。
两广作战,就是围绕着这一条大河及其支流进行的,广州在下游,邕州在上游,确好就是侬智高的行军路线。
桂州不属郁江水系,避开了侬智高的兵锋,两州之间的分水岭,就是天险昆仑关。
杜中宵对那一带的地理已经非常熟悉,在纸上推演过多次。
如果自己参战,在哪里集结,从哪里进军,选哪里为战场,都有方案。
可惜好事多磨,自己为帅出征的事情迟迟定不下来。
看着火车开走,十三郎道:“如可惜,杨钤辖只带三千兵马,又是轻兵。
我们这些人,没得机会。”
杜中宵道:“侬智高虽不堪,也是三千兵能剿平的。
几个月间他纵横两路,残破数十州,实力岂能小视?前些日子枢密院估计,侬智高手下最少数万人,十几万也有可能。
——当然,他们蛮寇习性,自己手下多少人,只怕侬智高也不清楚。
最要紧的,贼人虽没攻破广州,却在那一带盘桓近两月,周边的粮食必然被搜刮一空,足够支持他们继续流窜。”
十三郎点头:“委实如此,钤辖能把贼人大部留在广东,等我们大军赶到,就了不起了。
若是放到广西去,只怕赚不上什么军功。
狄太尉手下着实有能人,那个‘张铁锏’,走前因见我长得高大,与我较量了一番,不分上下,端的是好身手!”
杜中宵笑道:“不相上下,就赞好身手,莫不是夸你自己?张玉是西北有数的猛将,十几年随在狄太尉身边,不知立了多少战功!
他们这一支兵马,素来以勇猛著称。
第一勇就是狄太尉,排第二的就是张玉。
阵前斩将夺马,在他都是稀松平常。
另两位贾逵和孙节,看他们话不多,也都是有名的猛将!”
十三郎道:“着实如此。
是我们僻处随州,这些英雄人物见得少了,少了见识。
以前只道火山军时的张都监,骑射无双,我看这个贾逵也不弱于他。”
杜中宵道:“自然如此。
贾逵出身寒微,祖上数代白丁。
他投身军中,今日官职是一刀枪自己拼出来的,岂是简单人物?记住,这种禁军拼杀出来的将领,论及勇猛,都非常人可比。
他们这些人,跟我们营田厢军不一样,许多统兵官武艺都是一般,靠的是能谋善算。
杨畋道:“我省得,提举只管安心。
只要那厮敢仗着兵多,与我作战,我必拖住他。
蛮人哪里有什么像样的军器?一向又无纪律,碰上我们的军队,哪怕没有火炮,只靠火枪兵都能战而胜之。
我听说那厮久攻广州城不下,转头向北,攻略州县,还带着女子随行,一路作乐,哪里有个能打的样子!”
杜中宵点头:“钤辖与蛮人作战多次,一切知之甚详,我就不罗嗦了。
再三叮咛,最关键的不是去打几场胜仗,而要以拖住侬智高主力在广东为目的,等到我们大军支援。”
杨畋点头:“明白。
只要侬智高不过梧州,提举后续带大兵到来就打得上,我记得了。”
梧州是郁江的重要节点,一过那里,就进入广西路,从地理上应该以桂州和邕州为中心了。
在广东的军队难以得到支持,交通也不便利,大仗只能留给狄青了。
郁江就是珠江的西江,此时依河段,分成左右江、郁江、浔江和西江几段,连通广南东西路。
侬智高攻破横山寨,很快就破邕州,一两个月就兵临广州,就靠着这条水路。
两广作战,就是围绕着这一条大河及其支流进行的,广州在下游,邕州在上游,确好就是侬智高的行军路线。
桂州不属郁江水系,避开了侬智高的兵锋,两州之间的分水岭,就是天险昆仑关。
杜中宵对那一带的地理已经非常熟悉,在纸上推演过多次。
如果自己参战,在哪里集结,从哪里进军,选哪里为战场,都有方案。
可惜好事多磨,自己为帅出征的事情迟迟定不下来。
看着火车开走,十三郎道:“如可惜,杨钤辖只带三千兵马,又是轻兵。
我们这些人,没得机会。”
杜中宵道:“侬智高虽不堪,也是三千兵能剿平的。
几个月间他纵横两路,残破数十州,实力岂能小视?前些日子枢密院估计,侬智高手下最少数万人,十几万也有可能。
——当然,他们蛮寇习性,自己手下多少人,只怕侬智高也不清楚。
最要紧的,贼人虽没攻破广州,却在那一带盘桓近两月,周边的粮食必然被搜刮一空,足够支持他们继续流窜。”
十三郎点头:“委实如此,钤辖能把贼人大部留在广东,等我们大军赶到,就了不起了。
若是放到广西去,只怕赚不上什么军功。
狄太尉手下着实有能人,那个‘张铁锏’,走前因见我长得高大,与我较量了一番,不分上下,端的是好身手!”
杜中宵笑道:“不相上下,就赞好身手,莫不是夸你自己?张玉是西北有数的猛将,十几年随在狄太尉身边,不知立了多少战功!
他们这一支兵马,素来以勇猛著称。
第一勇就是狄太尉,排第二的就是张玉。
阵前斩将夺马,在他都是稀松平常。
另两位贾逵和孙节,看他们话不多,也都是有名的猛将!”
十三郎道:“着实如此。
是我们僻处随州,这些英雄人物见得少了,少了见识。
以前只道火山军时的张都监,骑射无双,我看这个贾逵也不弱于他。”
杜中宵道:“自然如此。
贾逵出身寒微,祖上数代白丁。
他投身军中,今日官职是一刀枪自己拼出来的,岂是简单人物?记住,这种禁军拼杀出来的将领,论及勇猛,都非常人可比。
他们这些人,跟我们营田厢军不一样,许多统兵官武艺都是一般,靠的是能谋善算。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